-
電話溝通
-
在線客服
-
申請試用


【摘要】2018年央視315晚會落下帷幕,本屆晚會主要曝光了大眾途銳、酷騎單車等知名企業存在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并揭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消費騙局,此外還澄清了部分食物相克等謠言。本期慧科訊業AI大數據媒體監測時間,慧科帶您回顧315晚會曝光的重點事件,解析事件后各方聲音。
晚會主題
以“品質消費 美好生活 ”為主題的2018年央視315晚會落下帷幕。這次315晚會重點關注基層消費和公共安全,提升消費預警。
晚會焦點
本屆晚會主要曝光了大眾途銳、酷騎單車等知名企業存在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并揭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消費騙局,此外還澄清了部分食物相克等謠言。除了大家都關注的曝光案例,本屆晚會還加大了消費預警力度,增強消費者的辨別能力,助力消費者享受品質生活。
重點曝光事件回顧
“大事件”之一:大眾途銳暗藏缺陷 發動機雨淋進水頻現報廢
晚會上,近來備受關注的大眾途銳“進水門”被點名,成為央視315晚會的第一槍。2017年,全國多處出現進口大眾途銳莫名熄火現象,車主普遍反映是發動機進水導致熄火。車輛發生故障的時間集中在6月份,但反映至4S店時,4S以各種理由推卸責任,情況發生數月后,直到2018年315前不久,大眾正式宣布了召回計劃。
該事件輿情發展大致經歷了5個階段:
經銷商推脫
全國各地眾多車主投訴該問題,且多車主證實為設計缺陷,但起初4S店認為是使用不當是車輛涉水的原因,維修費用高昂。
廠家正視問題
經過一眾車主的測試之后,確認事故原因為設計缺陷,隨著此類事件逐漸增多,廠家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開始正視問題。
聲明不被接受
2017年8月,大眾(中國)發布聲明,稱拆除進氣管路不必要的排水閥就可以避免進水現象的發生,但這一說法并不被消費者接受,該聲明效果不明顯。
車主集體訴訟
2017年12月,51名車主自發集資近55萬元對大眾汽車提起集體訴訟。2018 年3月13日,法庭同意車主提出的車輛鑒定請求,隨后將啟動相關鑒定工作。
宣布召回計劃
3月7日,大眾(中國)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據統計,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33142輛。
事件反響
車主聲音:大眾在315前發布召回只是為緊急滅火。
大眾中國回應:大眾向車主道歉并備案召回計劃,將于4月30日正式開始實施,并將于3月15日起開設一對一處理“專屬通道”。
人人車回應:3月15日晚間,人人車公告稱立即下架可能涉及隱患的車輛,排查后再上架。對于已購買用戶提供免費檢測和技術支持。
優信二手車回應:3月16日下午通過微博宣布下架315曝光的大眾途銳部分問題車型。
“大事件”之二:山寨飲料
晚會曝光了山寨飲料市場亂象。核桃露、椰汁等生產廠家在產品類型上跟風大牌,外包裝上苦心模仿,讓消費者難以分辨,尤其泛濫于一些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
事件反響
執法部門:山東省棗莊市食藥監局已對3家涉案企業進行立案查處,責令召回涉事產品,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處理;對兩家涉嫌犯罪行為的企業移送公安部門處理,兩家企業的法人代表梁某某、徐某已被公安部門依法控制。
電商平臺反應迅速:產品曝光后,該類產品已在京東淘寶等被火速下架。
媒體觀點:很多山寨產品本身屬于“三無食品”,安全沒有任何保證,很容易留存隱患。
專家觀點: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委員會委員表示,這種故意模仿他人知名產品的行為涉嫌違規。
網友觀點:屢禁不止、過年期間更多、山寨品需要仔細辨別、監管力度要加強等。
“大事件”之三:珠寶店里抽獎,坑你沒商量
晚會曝光了珠寶店抽獎騙局。在各地的商業步行街、旅游景點、乃至商場超市,銷售者使用假票據誘騙“中獎者”上當,以騙取加工費與鑒定費,每天都有幾十人中一等獎。而這些“一等獎”的實際批發價竟只有幾十元到一百多元。
事件反響
律師提醒:廣東杰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允檳認為,以免費抽獎的形式欺騙消費者進行消費,屬于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布的《關于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第七條、第八條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七條、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消費者可向工商部門進行舉報,由工商部門對相關企業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消費者因此受到侵害的,可向法院起訴要求企業賠償全部損失。
媒體觀點:涉嫌虛假宣傳,屬于詐騙行為;屬可撤銷的民事欺詐合同范圍,應該由工商部門查處,給予行政處罰,并不涉及刑事犯罪。
網友觀點:消費者太“外行”、商場也是幫兇、并非強買強賣。
“大事件”之四:工業波紋管“國標”成擺設,非標管存隱患
波紋管主要是用于小區市政排水,是近年來大量采用的排水管。晚會上,洛陽久通管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波紋管生產企業違規生產被點名曝光。
這些企業生產的部分工業水管比“國家標準版”的產品價格便宜三分之一,是因為生產程中加入了便宜的再生料。這樣的管材長埋地下,很容易出現滲漏、破裂、爆管等現象,將直接影響公共安全。而從業者對這類情況心知肚明。
事件反響
執法部門:洛陽執法部門、江陰執法部門立即行動對涉事企業及產品進行查封取樣。
媒體觀點:早在2014年,央視《焦點訪談》就曾曝光過有企業非法使用再生料生產水管現象。事件曝光后,當年3月4日,吳江區檢察院依法對譚某等3人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大事件”之五:酷騎等單車退押金難 用戶稱相當于公開搶劫
被消費者詬病已久的共享單車退押金難問題遭到了今年央視315晚會的曝光。晚會點名酷騎共享單車企業存在拖欠押金,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元。節目中有消費者表示:“酷騎單車押金退不了,相當于公開搶劫!”
事件反響
支付寶回應:315晚會點名酷騎單車后,支付寶與螞蟻金服迅速發動了一回借勢營銷,支付寶呼吁更多商家加入免押行動,讓所有消費者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的便捷。
業內現狀:目前,已經有ofo小黃車、哈羅、摩拜等單車企業宣布施行免押金服務。而摩拜是與騰訊合作推出免押金服務。今年3月13日,哈羅單車宣布免押金騎行方案,成為全國第一個徹底實現信用免押金的企業。
執法部門:中消協就押金和預付金存管、車輛投放與運維等問題約談了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并建議盡可能采取免收押金的方式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今年2月,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共享單車押金監管政策文件正在籌劃中。
“大事件”之六:道路標線不反光,材料供應商偷工減料
晚會曝光了國內道路反光標線質量問題。江西省、成都市、山西省一些城市主干道、國道甚至高速公路,都存在反光效果不明顯的標線。記者深入調查武漢鑫景程化工有限公司、武漢思方達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發現,道路反光標線從原料生產到施工劃線的整個過程中偷工減料,反光效果嚴重達不到國家標準的情況,在業內已成慣象。
事件反響
執法部門:有關部門已派出督查組赴有關省份督導調查,將對有關問題采取堅決措施,督促整改;對問題企業一經查實,將列入禁入交通行業的黑名單,堅決杜絕不合格的產品進入交通領域。交通運輸部:繼續深化專項治理,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網友觀點: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無投訴渠道。
“大事件”之七:日韓進口牙刷質量不達標,全國徹查
晚會曝光了日韓進口牙刷質量問題,因市民投訴,遼寧檢驗檢疫局對大連市場上銷售的20種日韓牙刷進行抽樣檢查發現,大量進口牙刷存在質量缺陷,不符合我國牙刷類產品標準。
事件反響
國家質檢總局:各地緊急抽檢調查,并約談進口商40余次,招回51.6萬支,2018年進口牙刷被進入檢驗檢疫說品目錄。
上海檢驗檢疫局:法檢調整目錄新增進口普通牙刷。
媒體報道:京東、淘寶等多個購物平臺曾出售問題牙刷,且已有評價質疑產品質量問題。2018年法定檢驗目錄新增牙刷。
網友觀點:商家無良、進口商品監管力度不夠。
“大事件”之八:嚴打保健食品欺詐
晚會上,一段短片揭露了目前市場上仍然存在著的各類保健品騙老現象。
政府在行動:2017年7月初,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國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活動。截止2017年年底,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8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2萬件,涉案獲值3.6億元,罰沒金額1.8億元。2017年在藥品醫療器械領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7年共進行藥品抽檢2萬多批,曝光不合格藥品1107批,國家醫療器械抽檢3500多批,發現不合格醫療器械328批,排查藥品企業500多家,發現問題嚴重企業90多家,全年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39.7萬件,移送司法機關4491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900多個,責令停產停業企業3800多家。
消費預警
一號消費預警:食物相克謠言
央視315晚會破解了“食物相克”是謠言。廣為流傳的“中國營養協會”實際上這是一個山寨組織,正規機構是中國營養學會。此外,目前普遍認為“食物相克”無科學依據,而許多所謂的相克導致的身體不適,或因個人體質問題所致。
二號消費預警:季節性謠言
所謂季節謠,就是按季節傳播的謠言。每到特定季節到來的時候,有關食品的流言被套上了新的馬甲熱炒一番。專家現場辟謠:花生泡水掉色、面條粉絲自然、葡萄結霜都為自然現象,并非人為操縱結果。
三號消費預警:有關雞蛋的謠言
雞蛋是我們老百姓事物當中重要的營養攝入來源,圍繞著雞蛋其實有不少說法,當然也有不少誤讀。專家辟謠:乒乓球雞蛋”不一定就是假雞蛋,吃蛋黃不會使膽固醇升高。
四號消費預警:電車電池過充危險
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多起由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事故當中,80%都是由于電動自行車電池過充導致的。電動車電池過充的時候就極容易引發爆炸,導致人員財產損失。
五號消費預警:孩子穿洞洞鞋乘電梯危險
晚會報道,洞洞鞋很流行但容易卷入扶梯發生事故。現場用腳模型模擬實驗證明了這一隱患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專家。慧科訊業基于近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各類輿情監測、消費者洞察、社交媒體洞察、數字營銷以及品牌管理、風險管理等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企業如何隨時隨地掌握輿情動態?如何利用媒體大數據助力提升品牌數字營銷及傳播效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