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溝通
-
在線客服
-
申請試用


【摘要】本周慧科訊業全媒體行業大數據時間,慧科為大家呈上2017年11月《醫藥行業傳播分析報告》內容,為您呈現2017年11月國內醫藥行業的新聞傳播態勢、傳播熱點和市場分析。本月新聞傳播趨勢起伏明顯,本月中旬,醫藥行業新聞傳播聲量較高。本月傳播較廣的新聞有“默沙東四價宮頸癌疫苗入華投標”“華海藥業兩高血壓藥品通過美國FDA審批” 和“爭奪HPV疫苗市場 GSK聯手阿里后智飛生物組隊美年健康”等。此外,企業財報、企業戰略相關內容也受到媒體關注。
本監測期內,慧科訊業AI大數據監測平臺共監測到醫藥行業新聞32,982篇,新聞傳播趨勢起伏明顯,本月中旬,醫藥行業新聞傳播聲量較高。
本月傳播較廣的新聞有“默沙東四價宮頸癌疫苗入華投標”“華海藥業兩高血壓藥品通過美國FDA審批” 和“爭奪HPV疫苗市場 GSK聯手阿里后智飛生物組隊美年健康”等。此外,企業財報、企業戰略相關內容也受到媒體關注。
△監測期內,新聞的傳播渠道以網絡媒體為主。傳播內容來看企業新聞19,545篇,占比59.3%,重點內容有資本戰略、財報和股價信息等。產品新聞13,437篇,占比達40.7%,媒體主要關注點在醫保醫改、疾病治療和藥價方面。
△監測期內,企業新聞中:
貝達藥業聲量位居第一,重點新聞有“‘走,回中國!’”,內容中提及“浙江貝達藥業公司董事長丁列明,成功研發出世界第三個、中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內容被多家主流媒體轉發。
強生制藥是聲量第二的品牌,露出最多的內容有有“AI醫療有多火:強生也要開始做機器人”和“人造髖關節缺陷致6名患者切除臀部 強生被判賠2.5億美元”。
輝瑞聲量排名第三,媒體集中在“海正、輝瑞”分手“ 已完成49%股權轉讓處置”等方面報道。
其后是諾華、中國醫藥集團、華潤制藥、羅氏制藥等,曝光新聞量相近。
△監測期內,提及產品的新聞報道方面:
佳達修聲量最高,共監測到1,034篇,重點報道內容有“宮頸癌疫苗國內上市:千億市場或將出現分化”“香港9價宮頸癌疫苗‘斷供’ 內地消費者購買遇阻”。
排名第二的品牌是沐舒坦,多是在“重磅!勃林格殷格翰「沐舒坦」中國推廣和銷售權獨家授予浙江醫學”等新聞中提及產品。
排名第三的品牌是Opdivo,多在PD-1市場分析中提及。
其后是萬艾可、凱美納等,相比之下,佳達修產品傳播聲量遠遠高于其他產品,因與“宮頸疫苗”話題相關。
以下為您呈上本監測期內的政策熱點、行業熱點和產品熱點:
熱點分析及小結
? 政策層面:家發改委制定并印發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未來醫藥行業發展方向具有指導意義。此外,醫藥行業監管正在加強。
? 行業與企業層面:零售藥店的行業洗牌、政策取消耗材加成等受到關注。此外,阿斯利康數據造假事件余波未平。
? 產品層面:多集中在產品獲批等方面,Tremfya、Juluca、阿斯利康哮喘藥物等產品受關注。
2017年11月,阿斯利康數據造假事件的影響仍在持續,食藥監總局對新一批藥品注冊申請進行臨床試驗數據核查與復查。企業方面,海正輝瑞完成49%股權處置:輝瑞退出,高瓴接手,但業內觀點并不看好。市場方面多家三季報業績披露被媒體重點關注,另外企業重點產業發展以及收購相關內容被行業類媒體關注。本期產品分析為呼吸系統用藥和抗高血壓藥物。
————END————
內容說明
本文內容部分來源自慧科訊業有限公司醫藥行業月度分析報告,以慧科訊業全媒體大數據平臺監測結果為研究基礎,分析對象系媒體公開報道之信息數據庫,其來源準確有效;但結論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意見。
慧科訊業所研究數據來自包括817份平面媒體、744家網絡媒體新聞監測的92家醫藥企業(包括跨國藥企31家、合資藥企6家、國內藥企55家)相關新聞。
慧科訊業力以專業的服務和豐富的經驗,為客戶提供全面而準確的數據,助您分析醫藥企業傳播內容態勢,研究醫藥行業傳播內容及市場發展方向,以期輔助藥企品牌傳播經營、公關指導工作。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