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溝通
-
在線客服
-
申請試用


【摘要】本期慧科訊業全媒體行業大數據時間,慧科為您呈上2018年10月銀行業媒體監測報告部分內容,您可了解銀行業媒體傳播情況和較受關注的大事件,2018年10月,銀行業整體輿情聲量較上月下降,各行專注業務拓展、服務升級,媒體也對此較為關注,本期報告將進行細致分析,為您的經營管理提供參考。
總聲量概述
1、五大國有銀行
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監測顯示,10月五大國有銀行新聞有77982條,占銀行業新聞監測總量的25.2%,占比較上月下降近4個百分點。
五大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總體聲量再度蟬聯榜首,新聞總量達17137篇次,平媒報道量為1231篇次。建設銀行排名第二,交通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少。
2、股份制銀行
本月,股份制銀行整體新聞總量較上月下降,慧科訊業共監測到股份制銀行新聞231439條,占比為74.8%。
新聞量排行中,招商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多,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的新聞總量分列二、三位,恒豐銀行新聞總量最少。具體數據如下:
10月,股份制銀行的媒體熱議焦點集中于各銀行的服務創新、業務拓展和銀行業績上,移動服務、IPO綜合金融服務等服務升級探索,部分媒體也予以關注。
報道媒體及地域分析
平媒重深度,網媒重實效,各主流媒體對五大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的關注度也有所偏重。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監測到參與銀行業新聞報道的媒體的對比數據,詳情如下:
10月,平媒《金融時報》依然對銀行業重點關注,新聞量最多,共337篇,《21世紀經濟報道》和《北京商報》分列二、三位。
從銀行類型來比較排名TOP10的平媒報道量,股份制銀行多于五大國有銀行。
從報道內容來看,平媒關注點主要聚焦“監管層力推‘子公司化’加速銀行理財轉型”、“外管局持續嚴查違規資金出海”、“銀行遠期結售匯差由逆轉順”、“資產質量保衛戓打響銀行打折‘甩賣’不良包袱”等新聞主題報道。
網絡媒體方面,今日頭條繼續蟬聯報道總量第一位。相關報道達14477篇次,搜狐和網貸之家分列第二和第三。
排名TOP10的網媒報道量中,股份制銀行明顯多于五大國有銀行。從報道內容看,網媒關注焦點集中在“尋找消費金融藍海 銀行業助消費升級”、“銀行轉型:“開放”銀行、“平臺”戰略熱潮已起”、“銀行理財十四年沉浮:收益率一降再降 告別剛兌轉型凈值”等新聞報道。
以下為五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新聞報道的地域分布的對比數據:
銀行業新聞量最多的省市為北京、上海及廣東,從總量上看,中東部整體新聞聲量高于西部地區。東部地區中,新聞主要集中在業務拓展、服務升級等方面;中部省市中河南省最多;中部和西部各省市新聞量較少,其中四川省新聞量較多。
銀行業主要業務分析
10月,各銀行紛紛將報道重點轉向理財產品。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監測到,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的新聞當中,排名前列的依次為:理財產品、信用卡、貸款業務、電子銀行。
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中,“理財產品”的新聞量居首,共有8749篇報道,較上月有所上升。“1 萬元就可買!多家銀行下調理財產品投資門檻”,“A股將迎長期資金 萬億元銀行理財入市在望”等報道居多。
“信用卡”相關報道量大幅下降,由9月份15113篇新聞下降至10月8670篇次,主題集中在“銀行信用卡飆漲半年如何發卡5000萬張”,“銀行業零售大戰:信用卡業務成發力重點”等;
“貸款業務”新聞量排名第三,共有6249篇新聞,較9月有所下降,“京城首套房貸款利率‘原地踏步’額度不緊張但放款節奏或趨緩”,“前三季度貸款核銷6455億銀行‘加足馬力’出清不良資產”等報道較多;
“電子銀行”相關新聞以5192篇排名第四,主題集中在“中國光大銀行舉行手機銀行客戶交流答謝活動”,“中信銀行聯合騰訊云推出手機銀行智能語音產品”等。
本期小結
2018年10月,銀行業整體輿情聲量較上月下降,各行專注業務拓展、服務升級,媒體也對此較為關注。銀行員工及監管頻頻亮紅燈,監管機構通報了多起監管不力、銀行員工詐騙、挪用資金的處罰案件,由此也引起了市場對銀行內控管理的質疑。
在本報告完整內容中,慧科訊業對重點政策和負面預警事件的傳播情況、事件影響以及各方回應作了詳細解讀,并給出了專業的影響預測。由于篇幅限制,請聯系我們免費獲取整份報告內容。
慧科訊業致力通過先進的AI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及專業的服務,將海量新聞信息轉化為與客戶息息相關的商機與情報,通過媒體研究及咨詢團隊深入行業市場的分析調研,為企業提供各類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以精準的數據分析,為機構和平臺的品牌發展、傳播布局提供專業的數據支持與策略參考。
歡迎關注慧科訊業微信公眾號,或撥打400-0969-797以獲取詳盡報告或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