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溝通
-
在線客服
-
申請試用


【摘要】本期慧科訊業全媒體行業大數據時間,慧科為您呈上2018年11月銀行業媒體監測報告部分內容,您可了解銀行業11月媒體傳播情況和較受關注的大事件,2018年11月,銀行業整體輿情聲量較上月有所上升,各銀行業務拓展、業務創新、銀行房貸報告等話題較受關注。本期報告將細致分析以上話題,為您的經營管理提供參考。
總聲量概述
五大國有銀行
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監測顯示,11月五大國有銀行新聞有151223 條,占銀行業新聞監測總量的29.02%;股份制銀行新聞有 369803 條,占比為 70.98%。
五大國有銀行中, 工商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多,包括了2276篇平媒新聞與32832篇網媒新聞,建設銀行排名第二,交通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少。
股份制銀行
11月,股份制銀行整體新聞總量較上月有所上升,慧科訊業共監測到股份制銀行新聞369803條。
新聞排行量中,招商銀行的新聞總量最多,興業銀行和平安銀行的新聞總量分列二、三位,恒豐銀行新聞總量最少。
具體數據圖如下:
11月,股份制銀行的媒體熱議點集中在各銀行的服務創新和業務拓展上。從各商業銀行的具體新聞來看,招商銀行的報道熱點有“招商銀行退出國內首個托管大數據平臺”、“招商銀行兩大APP支持信用卡免費還款”及“跨行還款”等。
興業銀行的報道熱點有“興業銀行首支境外綠色債券成功發行”等。
平安銀行方面,有年度“卓越金融企業盛典”在京舉行,“平安銀行再攬雙料大獎”等。
報道媒體及地域分析
平媒重深度,網媒重實效。各大主流媒體對五大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的關注度也有所偏重。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監測到參與銀行新聞報道的媒體對比數據,詳情如下:
11月,平媒《金融時報》依然對銀行業重點關注,新聞量最多,共523篇。《信息時報》和《齊魯晚報》分列第二、三位。
從銀行類型來看,排名TOP10的平媒報道五大國有銀行的新聞總量多于股份制銀行。
從報道的內容來看,平媒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以“信貸資產流轉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協同合作”和“各展所長”方面。
網絡媒體方面,今日頭條的報道量最多,繼續蟬聯報道總量第一位。相關報道32816篇,搜狐和新浪網排名第二和第三。
排名TOP10的網媒中, 股份制銀行明顯多于五大國有銀行。
從報道內容來看,網媒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調控持續高壓 房貸政策松綁無望”、“理財子公司‘競速’”、“行委外策略分化”、“方案密集出臺”、“銀行加速輸血民企”、“銀行啟勱開放戓略 能否贏回金融科技下半場”等新聞報道。
以下為五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新聞報道的地域分布對比數據:
本月股份制銀行的新聞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和上海。東部地區中,新聞主要集中在“房貸利率”、“業務拓展”等方面,如“首套房貸利率連漲 22 個月專家明年或有 5%-10%下調空間”等。
中部各省市中,河南省新聞量最多,有 5569 篇,關于“河南 6 名銀行高管任職資格獲批”等新聞受到媒體關注。
西部各省市中,四川省的相關新聞量最多,有 1183 篇,其中“四川多家銀行將推出‘政采貸’新業務更多民營企業受益”等報道的新聞量較多。
銀行業主要業務分析
11月,各銀行紛紛將報道重點轉向信用卡。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監測到,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的新聞當中,排名前列的依次為:信用卡、電子銀行、理財產品、貸款業務。
銀行的各項主要業務中,關于“信用卡”的新聞量居首,共有12737篇報道,較上個月有所上升。“融 360 在線信用卡發卡量破千萬 多家銀行獲獎”、“興業銀行信用卡系統升級煥新 客戶體驗顯著提升”等報道較多。
“電子銀行”的新聞量排名第二,共有 9603 篇新聞,“手機銀行高速發展 用戶安全意識仍需提升”、“中信銀行手機銀行智能語音產品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報道較多。
“理財產品”的新聞量排名第三,共有 9451 篇新聞,“四大行要設理財子公司,以后的理財產品會更靠譜?”、“銀行理財產品在線轉讓火爆‘秒殺’背后有風險”等報道較多。
“貸款業務”的新聞量排名第四,共有7586 篇新聞,“全國首套房貸款利率連續 22 月上漲 北京二手房依舊疲軟”、“房企并購潮背后貸款秘密:規模擴張同時還能收獲資金”等報道較多。
本期小結
2018年11月,銀行業整體輿情聲量較上月有所上升,各銀行業務拓展、業務創新、銀行房貸報告等話題較受關注。
在本報告完整內容中,慧科訊業對重點政策和負面事件的傳播情況、事件影響以及各方回應作了詳細解讀,并給出了專業的影響預測。由于篇幅限制,請聯系慧科免費獲取整份報告內容。
歡迎關注慧科訊業微信公眾號,或撥打400-0969-797以獲取詳盡報告或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