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溝通
-
在線客服
-
申請試用


【摘要】近期,互聯網收購大潮再起。其中少不了“AT大戰”的味道,互聯網行業格局再生變動。本期慧科訊業AI大數據媒體監測時間,慧科選取“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事件為代表進行大數據分析,來分析互聯網各行業巨頭格局變化。相關信息為您的經營管理提供參考。
中國互聯網第一大收購案塵埃落定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至此,流傳了一個多月的“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傳聞終于靴子落地。
早在今年的2月26日午后,網上就有消息稱,阿里將全資收購餓了么,已簽排他。很快,消息從微信公眾平臺擴散至其他媒體平臺。但對此阿里和餓了么方面均未承認。
根據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媒體監測顯示,自2018年2月26日起至4月2日,有關該傳聞的新聞報道共有7628篇,在首周(3月4日前)的新聞報道聲量最高,為4373篇,媒體主要內容為對該事件真實性的猜測與事件走向的分析。
熱門報道排行與熱門關鍵詞中,有關“阿里”“張旭豪”等討論的聲量較多。人們關注于阿里與餓了么的事件走向,以及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的相關討論。
報道地域方面,北京媒體數量最多,監測期間共有5107篇報道量,其次為廣東、上海等。
AT格局之爭,一直是大眾和財經圈較為關注的話題。餓了么與美團之爭其實正是AT陣營的資本較量。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不僅外賣市場再迎大變,AT格局也發生不小的變化,因為在阿里收購餓了么之后,阿里的新零售戰略版圖再次擴大。
騰訊系再將一軍,美團全資收購摩拜
4月4日凌晨,共享出行領域的巨頭摩拜單車被騰訊系的美團全資收購。從昨日早間藍鯨TMT首次曝出摩拜賣身這一消息,到最終塵埃落定,僅僅不到24小時。
根據媒體消息,高損壞率、高運營成本和低收入,是摩拜選擇賣身的主要原因。2017年冬天摩拜和ofo均沒有拿到充足資金來維持運營,彼時,兩者合并等部分言論甚囂塵上。此次被美團收購前,摩拜單車曾與包括滴滴在內的多方資本談判,均未達成一致。
美團前不久高調加入網約車大戰,可以看出其在出行領域的競爭決心。此次收購的摩拜,可以看作是繼美團打車之后的另一塊重要拼圖。
攜程宣布加入網約車大戰
昨日(4月3日)消息,繼美團點評高調進軍網約車之后,攜程也宣布獲得網約車牌照,將推出自營網約車服務。在背后資本的助推下,攜程專車、美團點評、易到等的攪局再度掀起了網約車的新一輪競爭。
此前,網約車市場基本是巨頭“拼補貼”時代,有觀點認為,新的企業加入,有利于建立競爭更加充分的市場環境,避免形成寡頭壟斷局面,對于民眾和整個市場都有裨益。
輿情小結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海量的網民基數,各行各業的商業運作得當就很容易形成風口。當下中國的互聯網,餓了么、滴滴、美團、摩拜等企業都是細分領域中的佼佼者。而各行業企業間的兼并收購,每一次都會對互聯網市場產生影響。近日的幾個大并購案,將對網約車、外賣以及線下新零售版塊產生重大影響。
對于企業來說,巨頭競爭中的兼并收購,其中也可能蘊藏著新的發展機遇。因此互聯網行業的每一次“震動”,值得相關企業仔細研究與及時把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分析:修 丹
內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專家。慧科訊業基于近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各類輿情監測、消費者洞察、社交媒體洞察、數字營銷以及品牌管理、風險管理等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企業如何隨時隨地掌握輿情動態?如何利用媒體大數據助力提升品牌數字營銷及傳播效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