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溝通
-
在線客服
-
申請試用


【摘要】《慧科5月醫藥行業傳播分析報告》新鮮出爐,本期監測時間段為2017年5月1日至5月31日,監測包括跨國藥企、合資藥企、國內藥企在內的92家醫藥企業相關新聞。監測期內,共監測到醫藥行業新聞38,461篇。政策背景方面,醫改、中藥行業創新和多樣化醫療服務這個主題貫穿整月,本期慧科訊業AI大數據媒體監測時間,慧科為您呈上5月中醫藥行業熱點政策分析報告,分析中醫藥行業面臨的問題,并給予對策建議。
重大政策背景
2017年5月12日,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立更加協同、高效、開放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解決一批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突破一批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加速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促進中藥工業綠色智能升級。
中醫藥蘊含著深厚的科學內涵,具有引領生命科學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和“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但我國中醫藥行業面臨的國內問題和國際市場挑戰形式十分嚴峻。
面臨問題及挑戰分析
國內方面,中醫藥行業面臨中藥質量安全、中醫人才匱乏、創新力不足等主要問題。
中藥質量安全
中藥材市場亂象的癥結在于,這種集市化的交易只解決了部分問題,中藥材的種植、倉儲沒人管,中藥材生產流通的上游鏈條沒有連起來。中藥的質量安全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質量正成為制約我國中藥材乃至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癥結之一。
中醫人才匱乏
中醫被邊緣化的癥結主要在于其社會效率,也就是說目前的中醫體制不能像西醫一樣培養大批量可進入臨床的醫學人才,現行中醫教育培養出的中醫師在質和量兩方面都跟不上社會效率的需求。中醫并不適合目前這樣大批量培養方式。
創新力不足
一方面是中藥創新動力不足,有實力的科技創新平臺數量不夠,中藥科研人才匱乏。另一方面中藥在醫院不被重視,不被尊重,中藥與西藥往往被對立起來,往往非此即彼。實際上中藥的科研發展也可借鑒西藥的科學方法論去研究進步。
在中醫藥走向國際市場方面,中醫藥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有:
中醫藥系統缺乏標準化建設
中醫藥的標準體系還未與國際接軌,缺乏標準化建設。
中成藥和西藥臨床評價體系不一樣,西醫講求細節,慣于用西醫的思維來衡量中醫,一切都想量化,而中醫恰恰講求“整體觀念”, 缺乏健全完善的統計學分析體系。這種中西方文化差異,是制約中醫藥“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中醫藥面臨地區差異
不同國家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醫療需求、文化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中醫藥如何因地制宜、融入當地百姓生活仍然面臨很大考驗。
例如,由于文化背景及習慣,中國人從小就知道樹葉、蟲草、礦石可以入藥,但中藥輸出到國外后,許多外國人看到這樣的中藥,感覺難以接受和下咽。
推廣使用受其他國家限制
其他國家地區提高中藥產品準入門檻,使中藥推廣和使用受限。
高門檻的技術和綠色貿易壁壘給中藥產品進入西方市場設置了巨大的屏障,各國政府不斷地通過用藥或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措施,加強對進口傳統藥品或食品的管理,制訂或提高相關的技術要求,使中藥的推廣和使用受到諸多的限制。
對策及建議
面對當前中醫藥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問題,相關企業和機構需共同朝著人才培養、創新力、規范化、國際化的方向努力。
培養全方位中醫藥人才
制訂師承教育標準和相關政策措施,完善中醫藥師承和繼續教育制度,豐富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方式和途徑。同時,堅持中西醫結合要以中醫藥理論體系為主體,既保持中醫藥特色優勢又積極利用現代醫學科學診斷技術,取西醫藥之長補中醫藥之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患者服務。
利用科技提高研發能力
提高中藥資源保障水平和新藥研發能力。投入人力和資源攻克技術難題,培育藥物品種;突破中藥新藥發現、制劑、安全性評價等瓶頸問題;研發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制藥裝備,促進中藥工業綠色智能升級。
制定標準化現代化規范性文件
對中藥材生產全過程進行有效質量控制,是確保中藥材質量及促進中藥標準化、現代化的規范性文件;促進中藥材種植(養殖)的規模化、規范化和產業化,為中藥飲片提供優質原料。
加強與海外國家的中醫藥溝通與交流
加強與中華文化圈的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醫藥方面的合作交流,積極主動向他們介紹普及中醫藥的療效。盡可能用現代的醫學手段對中醫成果進行分析,以便在國際上進行交流,加強外界對中醫的理解和接受。
本期小結
隨著《“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系列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的部署出臺,國家對中醫藥行業提出了多項重點任務。慧科提醒:中醫藥行業將迎來規范性、創新性改革階段,相關企業需注意中醫藥行業政策以及新聞動向,及時而準確地作出正確的市場決策。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專家。慧科訊業基于近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各類輿情監測、消費者洞察、社交媒體洞察、數字營銷以及品牌管理、風險管理等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企業如何隨時隨地掌握輿情動態?如何利用媒體大數據助力提升品牌數字營銷及傳播效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