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夏天,聚焦醫患關系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僅7天,票房已超17億元,成為今夏最炙手可熱的社會現象。慧科訊業通過全媒體監測平臺分析發現,一部《我不是藥神》,讓“格列衛”這個陌生的藥品名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圍繞產品療效,知識產權,假冒偽劣等的討論熱度也居高不下。輿情監控顯示,討論的負面相關已超出電影本身,涉及藥物走私,副作用,降低價格等。這是一場以電影為發散點的全民論戰。
2018年盛夏時節,全世界的激情都在俄羅斯世界杯燃燒,一部聚焦醫患關系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卻強勢突圍,在熱議話題榜的綠茵場中,殺出一條流量血路,成為了今夏最炙手可熱的社會現象。上映僅7天,票房已超17億元,勢頭之猛,令業界驚嘆。
憑借這部電影再度翻紅的徐崢,享受了高熱度,高流量的轟炸。據慧科訊業全媒體監測數據顯示,短短兩周時間,《我不是藥神》的聲量出現了大幅飆升,這也是電影剛剛上映的時間。
一部《我不是藥神》,讓“格列衛”這個陌生的藥品名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它是電影中白血病患者的救命藥“格列寧”的原型,這種療效明確的靶向抗癌藥,在國內賣2萬多一瓶,年治療費用超過30萬,而幾乎同樣療效的仿制藥在印度藥店中卻僅售2000元,印度仿制藥則更是低至500元。巨大的價格差距,讓電影充滿了矛盾,也讓觀眾的關注點延伸至電影之外。
因為一部電影,讓這個原本只有慢粒白血病患者及家屬才知道的藥物,一時間家喻戶曉,成為網絡熱搜。據慧科訊業全媒體監測數據統計,近兩周,格列衛相關報道明顯上升,達到9080篇次。
格列衛的熱度,將大眾的視線引向癌癥以及癌癥患者親屬的生活,這個除非親歷,否則很難體會的群體。在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10 年之后, “癌癥”一詞,仍然對普羅大眾有著有毀滅性打擊力量。格列衛的熱度,同樣還帶動了同樣作為癌癥靶向藥物的“易瑞沙”和“赫賽丁”。
由電影衍生出的相關報道中,圍繞產品療效,知識產權,假冒偽劣等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劭朴崢I抓取了近期與之相關的媒體數據,結果顯示,關于產品療效相關的報道達到3467篇。
輿情監測數據中,《我不是藥神》的相關負面報道達49%,但根據抓取的熱門報道關鍵詞,我們可以看出,討論的負面相關已超出電影本身,涉及藥物走私,副作用,降低價格等。這是一場以電影為發散點的全民論戰。
在這場以電影為基點,討論范圍輻射醫藥研發,知識產權,粉絲經濟等的全民狂歡中,北京,廣東,上海地區貢獻了最多的聲量。據慧科訊業全媒體監測數據顯示,近兩周,北京地區產生了43768篇次與之相關的文章。
這種現象與北京地區媒體相關從業人員富集有關,同時也說明,經濟發達地區,人們更愿意將關注的目光投射到社會焦點問題上。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創造了202.18億元的總票房,首次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電影市場。經過多年積累,中國電影已經高度市場化,叫好不叫座的時代已然解封,《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正是現實主義題材長期缺位爆出的強大勢能。
它用一部電影的時間,讓大家關注到癌癥病人這部分群體,更多人因此站出來:公益組織找到為為重病人一線生機,患癌家屬貢獻自己親歷的求醫經驗,更多滿懷抱負的學子投身醫學研究中,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昂貴藥物進入醫保。
黑暗總伴隨曙光,痛苦也常常與希望共舞。這或許就是“藥神現象”傳達給我們的聲音吧。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方案專家?;劭朴崢I基于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各類輿情監控、負面預警、消費者洞察、社交媒體洞察、品牌管理、數字營銷等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