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期慧科訊業全媒體行業大數據時間,慧科帶給大家的是《2017醫療行業傳播分析年報》的部分內容,本期年報從整體醫藥行業政策環境、醫藥企業營收研發戰略布局、藥品審批情況、醫藥行業趨勢分析等方面進行洞察,為您分析2017年醫藥企業傳播內容態勢,研究醫藥行業傳播內容及市場發展方向,以期輔助藥企品牌傳播經營、公關指導工作。
報告說明
監測范圍:
慧科訊業所研究數據來自包括817份平面媒體、744家網絡媒體新聞監測的92家醫藥企業相關傳統媒體新聞。(其中跨國藥企31家,合資藥企6家,國內藥企55家)
監測時間:
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報告目的:
分析醫藥企業傳播內容態勢,研究醫藥行業傳播內容及市場發展方向,以期輔助藥企品牌傳播經營、公關指導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篇內容來源于慧科訊業有限公司醫藥行業年度傳播分析報告,以慧科大數據平臺監測結果為研究基礎,分析對象系媒體公開報道之信息數據庫,其來源準確有效;但結論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意見。
1醫藥行業概況
1.1 行業整體表現
2017年全國藥品零售終端市場總體規模為:3664億元
全國零售終端藥品總市場規模為:2688億元
全國非藥品零售市場總規模為:976億元
2017年全國藥品零售終端市場總體規模較2016年增長8.5%,增速較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的歷史新低;
2017全國零售終端藥品總市場規模較2016年的8.2%增幅提高至9.9%;
非藥品零售市場總規模為976億元,增速大幅下降至4.7%。
1.2 政策環境
今年是醫藥政策大年,據相關機構不完全統計,2017年僅國家級發布文件就已超300余份,涵蓋了醫藥、醫療、醫保以及流通四大領域下幾乎所有的細分方向。而從頒布單位來看,涉及部門多,參與面廣,為醫藥行業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7年處于醫藥行業政策的調整期和動蕩期,國家醫藥政策頻出,尤其是隨著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推進,兩票制、藥品零加成、藥品注冊、一致性評價等政策暴風驟雨式落地,讓行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1.3 行業熱點事件
12月17日,新華社報道稱“中國超過5億人有自己的家庭醫生”,成為刷屏熱點;
12月27日,藥智新聞《一致性評價出師不利,知名藥企3個品規被槍斃!》一文提到海正藥業產品未過評,海正藥業即刻發布公告澄清;
12月2日,醫藥行業某KOL一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把滴眼液莎普愛思再次推到輿論風口;
12月5日,王老吉和廣藥集團官方微博稱“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引輿論風波。
資本動態事件方面,萬達集團、阿里巴巴、京東、富士康等大型企業在跨界布局方面動作頻頻,華大基因、邁瑞、云南白藥、聯影醫療等企業融資動態引起關注。
2醫藥企業分析
2.1 藥企營收分析
外資藥企:
2017年的排名相比2016年整體變化不大,全球制藥企業老大的位置依然被輝瑞占據(2001-2013,2016-2017),諾華也有2次問鼎(2014-2015),默沙東只在2000年得過冠軍。除了依靠并購整合的Shire、Endo制藥排名有大的提升外,其他藥企的排名都無太大意外。
本土藥企:
本年度,醫藥保健行業此次有44家企業上榜,市值總計22331億元。恒瑞醫藥以市值1943億元位居醫療保健行業榜首,緊隨其后的是康美藥業1112億元、復星醫藥1110億元、云南白藥1060億元,這也是市值在千億元以上的4家藥企,2018年醫藥企業依然會快速蓬勃發展。短期內,醫藥企業的兼并整合會持續進行,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依然巨大。
3 藥企研發投入
從2017年全球藥企研發排名來看,跨國藥企依然會依賴研發、專利許可、收購來經營自己的企業,鞏固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但各國價格政策和疾病領域新的競爭者的大量涌入,依然會是影響跨國藥企未來銷售指數的兩個重要因素。
本土藥企方面,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正出臺大力鼓勵藥企在新藥方面的創新研發,這無疑給了國內制藥企業大力進行新藥研發的契機。
2.3 藥企戰略布局
近年來,中國政府頻繁拋出鼓勵本土創新、向國際接軌的審評審批監管等政策,使得跨國藥企正面臨嚴峻壓力,2017年跨國藥企紛紛調整研發資源和營收策略,以謀求新的發展模式。
1.制藥行業正在爭先恐后地確定將人工智能用于治療的最佳方式;
2.大多數制藥公司部分或全部委托專業的CRO企業來完成新藥的研發流程的部分或全部環節,以求降低成本;
3.在藥品層面的大規模砍價正成為另一個重要的熱點;
4.跨國醫藥企業在中國做研發投入產出比還不夠,地位較低效果較差。
1.在政策紅利下,醫藥企業紛紛開始或加速研發創新;
2.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改變,讓中國藥企直面國際競爭;
3.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重點項目上的推進對藥企出境投資起到強心針作用;
4.新版《醫保目錄》對很多制藥企業來說影響深遠。
3醫藥產品分析
3.1 藥品審批
CDE藥品審批:
2017年,CDE共承辦4837個受理號,與2015年、2016年相比,受理類型數量有較大變化,其中化藥數量有一定提升,生物制品數量有顯著增加,中藥數量浮動較小,與2016年審評制度整頓和改革有較大關聯。2017年申報的1類新藥中,抗腫瘤藥申報數量最多,其次為抗感染藥和內分泌及代謝調節用藥??鼓[瘤藥和免疫機能調節藥表現搶眼,占近半數。
FDA藥品審批:
2017年FDA共計批準了46個新分子實體(new molecular entity ,NME),其中包含34個NDA,12個BLA。相較于2016年,2017年毫無疑問是一個"豐收年",新藥上市數量刷新20年紀錄,創歷史新高。
從治療領域來看,抗腫瘤新藥依舊是2017新藥產出大類,占全年新藥數量近30%。除腫瘤之外,其他批準藥物所屬疾病領域包括消化道和新陳代謝用藥、神經系統以及代謝和抗感染領域。
4行業趨勢分析
關鍵詞:醫藥流通經濟
剛剛過去的2017是中國醫藥流通結構發生劇變的一年,這種變化的結果很多將在2018年展現出來。最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兩票制”今年會在全國各省全面展開,并且可以預見局部地區將試點推行“一票制”??梢哉f,2018年將是中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醫藥流通經濟的新啟始年。
關鍵詞:醫藥創新
行業態勢:從行業方向來看,創新和精細化管理將是未來發展的主線,原來的粗放而野蠻的發展路徑將不再有效,藥企急需轉變自身的市場戰略和管理模式。在政策的壓力和市場競爭下,雖然變革的過程不會一下子完成,但市場集中度會大大提高,大量企業出局和兼并重組將是市場的主要發展形態。藥企進入了淘汰賽。
關鍵詞:中成藥
中藥產品的銷售首要取決于推廣能力而非產品療效,導致研發回報率低迷,康緣等研發型企業的研發對利潤的貢獻較低;結合監管謹慎態度,多數企業選擇等待經典名方等審批新規。
中成藥行業增速自2015年起連續兩年低于10%,在新藥銳減、醫??刭M、銷售合規等壓力,2018年中成藥將維持疲態。
關鍵詞:一致性評價
2017年12月2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首批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名單,關乎藥企生死的一致性評價工作有了第一階段的結果。分析認為,2018年是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最后期限,仿制藥企業淘汰將會到達最后環節,將會有90%藥品文號退出市場。
關鍵詞:中藥飲片
隨著中醫藥板塊與“健康中國”和民族偉大復興緊密相連,中醫特色診療服務在國內外持續推進。作為行業支撐的中藥、中醫器械設備有望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其中作為中醫藥基礎的中藥飲片也大概率在2018年迎來新一波的市場爆發。近年來,我國中藥飲片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1956.4億元,同比增長12.7%;2017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047.9億元,同比增長21.33%;2011-2016年,五年復合增長率達18.04%。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方案專家。慧科訊業基于近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