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0日,小米集團召開全新獨立品牌紅米Redmi發布會,并發布該品牌首款產品Redmi Note 7。作為國民手機品牌的主力產品,紅米此次獨立動作影響頗大,據慧科訊業AI大數據媒體監測平臺數據顯示,發布會后,紅米相關聲量沖至新高,其后幾日,同樣維持較高熱度,反映出市場對此次事件的持續關注。紅米獨立背后的小米集團品牌策略如何?消費者對此有什么反應?本期慧科訊業全媒體大數據時間,慧科帶您進行相關消費者洞察、品牌管理研究。
細看周圍,我們不難發現,手機市場悄然發生巨變:品牌多了,價格貴了。早年間,一眾國產品牌,靠性價比殺出一條血路,現在,這種策略正在被有意無意的放棄。
小米,曾依靠“高性價比”一手締造MIUI帝國。如今,它也在市場浪潮的沖擊下,開始著手撕去這個紅黑俱在的標簽。
培育五年,紅米終于“脫離”小米獨立運營。
1月10日,小米集團召開全新獨立品牌紅米Redmi發布會,并發布該品牌首款產品Redmi Note 7。
作為國民手機品牌的主力產品,紅米此次獨立動作影響頗大,據慧科訊業AI大數據媒體監測平臺數據顯示,10日發布會后,紅米相關聲量沖至新高,日均近10000篇次相關報道,其后幾日,同樣維持較高熱度,反映出市場對此次事件的持續關注。
關于紅米為何要獨立,其實雷軍自己也已經解釋的非常清楚,小米致力中高端,紅米深耕性價比。
一句話總結:目前的低價策略,拖了小米品牌形象的后腿。
事實上,紅米的分家也來自于自身的做大。數據顯示,小米的出貨量絕大部分來自低價手機,2017年,1300元以下手機出貨量占小米總出貨量比重甚至達到80.7%。
逐漸壯大的紅米業務,也勢必導致分家。
即使新品發布會當天,小米有眾多利好消息放出,但一大主力產品的獨立,讓連日下跌的股價雪上加霜。
10日,小米集團股價跌破10港元,跌幅達3.58%。相較2018年7月高位時的22.2港元每股,其股價已累計下跌逾55%,市值蒸發逾2900億港元。
受此影響,負面輿情持續走高。據慧科訊業AI大數據平臺顯示,此前相關負面輿情達11499篇次,占比高達34.8%,公關形勢嚴峻。
根據規劃版圖,紅米獨立之后,小米的品牌線更加清晰,小米主打中高端,紅米主打性價比,美圖主打時尚自拍,黑鯊主打游戲手機,POCO主打海外市場。
2019年新年伊始,在遭遇了國內市場增長停滯后,小米開始重新梳理產品線,有的放矢,是小米對市場發出的煥新信號。
品牌形象,一種“很玄”的東西
誕生伊始,小米從不缺話題,它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被用戶主動“捧紅”的手機,曾幾何時,“為發燒而生”,席卷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
小米第一代手機面世之前,正是雷式軍團將饑餓營銷玩轉自如之時。
仿佛一夜之間,身邊的人都在搶“F碼”,甚至有黃牛高價倒賣。持該碼,用戶無需預約排隊,擁有直接購買熱門商品的資格。
在初期,這種策略制造了緊張緊俏的銷售氛圍,牢牢地圈住了用戶。
饑餓營銷搭載性價比策略,讓小米,這個從初出茅廬的無名之輩,一躍成為國民手機。
縱觀小米發家史,性價比的tag始終被綁定,即使其后小米有心調整,發布3000元檔旗艦產品MIX系列,也不能扭轉其在大眾心中的品牌形象。
在各大主流智能手機品牌都在沖擊中高端市場的時候,小米的拔高策略卻屢屢受挫,外界甚至一直唱衰小米,“與中高端手機無緣”。
此次紅米獨立,外界也指出,這是有意模仿華為、榮耀的雙品牌策略。
逃離的用戶
經過時間和市場的考驗,“為發燒而生”,這句曾成就小米的品牌定位語,也逐漸成為一句笑談:“用起來確實燙的發燒”。
以往,小米的每一次營銷動作都會引發市場震動,發布會后,“缺貨”,“預約”之聲總會形成二次討論,曾經引以為傲的新概念,也逐漸被用戶拂去表層的泡沫。
慧科訊業抓取紅米相關熱門報道關鍵詞,“下滑”“模仿”“大跌”等敏感詞匯頻現,曾經忠實的 “小米發燒友”似乎退燒了。
如果說,小米早期的品牌形象迎合了年輕族群求新求異的趨勢,后期的發展,則在市場的裹挾下,逐漸偏離了原有軌道。
一成不變的饑餓營銷與死磕性價比,推出定價更低的紅米系列。
在消費升級浪潮中,“貼心”的小米陷入高性價比,低品牌附加值的惡性循環,逐漸失去了品牌優勢,用戶也厭倦了預約搶購和高頻更換手機。
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小米已經掉至第三梯隊。
依靠“營銷概念+零件組裝”的發展之路最終牽制了小米的繼續發展,于普通用戶,手機畢竟是高頻使用產品。
如果沒有核心的手機CPU、芯片、屏幕等過硬的核心技術和優勢,只靠噱頭,也許可以贏得一時先機,但要一路贏,還是缺乏說服力。小米能否如愿走上中高端之路,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紅米升級為Redmi之后,小米集團將擁有小米、Redmi、Pocophone、美圖等幾大品牌。這些品牌的定位預計會有所區分,將在中高端市場、互聯網人群、海外市場、女性用戶市場等等細分賽道中共同發力。多個品牌一起發力,相比于單品牌可以滲透更多的細分市場,針對不同地域市場也有更多的調整空間,更好地抵御市場逆風的環境。
市場瞬息萬變,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品牌形象的修煉并非一蹴而就。紅米已經走出品牌獨立的第一步,但未來的競爭依然充滿兇險,這意味著紅米不僅僅要面臨同類品牌在中低端價位的競爭,也要和小米本身進行競爭,對于品牌本身的含金量依舊存在巨大的空間有待證明。
慧科訊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從大數據中識別出最重要、最相關的信息,幫助企業在信息多元化與碎片化的環境下,高效準確的處理行業相關的海量情報信息,同時提高所獲取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助力企業、政府及機構客戶,進行宏觀環境與社會輿情監控、分析市場趨勢、識別投資與業務風險;洞察消費者行為、習慣與意見、衡量傳播與營銷效果、輔助精準投放;預測行業趨勢、挖掘潛在商機、優化產品決策等。
想了解更多關于市場營銷,品牌傳播推廣的專業觀點與產品服務,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