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在購置稅減半等優惠政策帶動下,中國汽車市場高歌猛進,產銷雙雙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產銷同比增幅均比上年提升較快。如此市場環境下的汽車行業的全媒體傳播又呈現怎樣的態勢呢?其中,有哪些事件和關鍵詞讓你記憶猶新?小編將根據慧科全媒體大數據為大家盤點和回顧2016年汽車行業新聞傳播榜單和整體輿情走勢!
四五月份新聞量劇增
2016年全年國內乘車新聞總量為22,953,168篇,月度走勢先升后降,總體倒呈V形趨勢。從各月新聞量走勢來看,四月由于受到上海車展影響,新品集中上市發布,新聞傳播量較高,之后幾個月隨著市場萎靡呈下降趨勢。一月則進入春節期間,車企加緊營銷攻勢,傳播量有所上升。全年中國車市曝出的大小事件不斷,主要熱點傳播事件有“新能源汽車騙補”、“上汽奧迪合作”、“樂視資金鏈風波持續發酵多項業務虧損考驗生態”、“天時地利人和促江淮大眾聯姻”等。
企業新聞、產品新聞各占半壁江山
從慧科全媒體大數據平臺監測到2016年產品類新聞占比53%,主要為優惠促銷、新品新聞等;企業層面新聞則占比47%,以新品信息、銷量業績等內容為主。從企業性質來看,合資、外資均占比38%,自主傳播較弱,占比僅為24%,主要是由于合資、外資車企產品類型較多,產品線豐富,發布新聞聲量較高。
新品信息、優惠促銷成為傳播主題
從企業層面新聞內容分類來看,新品信息、業績股情、資本戰略新聞傳播量較高,均超百萬篇,主要是關于投資戰略、企業合作、2016年銷量業績等相關內容。從產品新聞內容分類來看,優惠促銷成為本年度首要傳播主題,傳播量超400萬篇;其次為新品新聞,傳播量近200萬篇;再次為產品其他、活動新聞、試乘試駕等,更有針對性的吸引消費者,以促進銷量目標的達成。
召回、銷量下滑相關負面新聞量最高
在2016年度新聞傳播中,負面新聞占比約為6%,主要負面事件為“德國大眾排放門賠償方案出爐將花162億歐元善后”“奇瑞受累奇瑞萬達騙補事件新能源戰略商務車雙受挫”“特斯拉在華發生首起自動駕駛事故”“上汽通用汽車價格壟斷被罰2.01億”等。另外,從慧科全媒體大數據平臺監測到企業敏感新聞傳播量明顯高于產品敏感新聞,企業負面主要集中在召回、業績銷量下滑等方面,產品負面主要集中在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投訴、用戶使用抱怨等方面。
企業總排行榜-外資車企表現突出
企業傳播聲量排行榜中,前三甲的位置被寶馬中國、奧迪中國、大眾中國所占領。相較于其他企業類型,外資車企整體傳播量較高,主要是由于外資車企新聞為各大門戶及汽車垂直網站所熱衷,傳播較廣所致。
產品總排行榜-轎車車型占多半數
產品新聞總量TOP10中,轎車占8個、SUV占2個,MPV產品未有任一款車型上榜。與2016年度車型銷量排行榜有些微差距(2016年度車型銷量排行榜TOP10中,轎車占5款、SUV占3款、MPV占2款),主要與各車型總量相關,但隨著SUV/MPV產品線越來越豐富,其傳播量將呈進一度上升態勢。
小結:
1,從傳播時間節點看,4月份上市新車較多,企業和品牌傳播力度較大,媒體和網民關注熱度較高。
2,從傳播效率看,重磅新車上市和大幅降價促銷類新聞傳播效率高。
3,2016年度正面傳播均多于負面。在負面信息中,以安全隱患的相關負面最受媒體和網民的關注。
4,互聯網公司,如樂視,百度等,跨界汽車行業,將新能源、車聯網和合作三大關鍵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專家?;劭朴崢I基于近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各類輿情監測、消費者洞察、社交媒體洞察、數字營銷以及品牌管理、風險管理等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企業如何隨時隨地掌握輿情動態?如何利用媒體大數據助力提升品牌數字營銷及傳播效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