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節,是幾千年來老祖宗留下的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中國人太多的感情、愿望、理想與追求。本期慧科訊業AI大數據媒體監測時間,慧科帶您回顧分析春節期間的幾大熱議關鍵詞。
春節,是幾千年來老祖宗留下的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中國人太多的感情、愿望、理想與追求。一年的奔波與疲累隨著年關將至都化作殷切的祈盼,祈禱祥和,盼望團圓,等待精神與靈魂的犒賞,然而這種企盼的回報率似乎與生活水平的提升背道而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嘆或者惆悵年味變淡了。
其實說年味淡了,大多是因為傳統的過年方式已經找不回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小時候,物質生活貧瘠,小小的物質給予就能獲得巨大的精神愉悅,那時候年是爸爸買回來的肉,是媽媽買的新衣裳,是揣在兜里不舍得花的幾毛錢,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濺的那一掛鞭。長大了,啥都不缺,物質的追求似乎變成了精神負累,年是超市的擁擠,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菜誰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當做白天的混亂。現代生活方式正在吞噬著傳統“春節”能帶給人們的幸福。回看近一年媒體的報道,關于“年味”的探討高達377,404篇,而從趨勢圖可以發現,隨著春節臨近,這種擔憂急劇攀升。與其說是年味淡了,不如說是年味變了,變得科技,變得多樣,變的超出你的預期讓你憂愁。
“搶票”就是科技時代春節獨有的啟幕儀式,雖然過程并不開懷,但足以詮釋中國人對家、對故土強烈的眷戀,對“年節”的向往。隨著春運時間的發布,“搶票”一躍成了社會熱點,各種搶票神器、搶票攻略鋪天蓋地,僅兩個月(11月11日-1月11日)媒體相關報道就達到129,479篇。如此狂熱,試問有哪個節日能有如此號召力?無論刷新多少次網頁,或者熬幾個通宵,都要搶到一張回家的票。縱使要花掉半年的積蓄,也要漂洋過海,在大年三十前趕回家,在年根的時刻和全家人團圓在一起,這就是年味,深沉濃烈。
“年貨節”帶你踏入“過年”的主旋律。備年貨應該是春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過年之前要作很多準備,買很多東西,吃的、穿的、用的,樣樣齊全,以前的采購方式主要是去商場、超市。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商平臺的“年貨節”如火如荼。春節腳步臨近,“年貨節”風生水起。近一個月,媒體的曝光量為33,245。年貨節始于商家促銷,卻讓你聽到春節滾滾而來的腳步,這就是年味,喜慶激昂。
“微信紅包”傳遞出新年祝愿。“春節紅包”最早就是長輩賜予晚輩辟用于邪驅鬼,保佑平安的壓歲錢,那是兒時對春節最大的眷戀。微信的普及,讓春節發紅包意義更加廣泛,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同事都可以通微信紅包這種簡單便捷的方式互送祝福。根據微信官方報告,猴年除夕當日,微信紅包的參與人數達到4.2億人,收發總量達80.8億個,是羊年除夕10.1億個的8倍,其中,2016年除夕紅包發送量是2015年除夕的9.1倍。也許有人質疑這種方式太過物質,但是收到紅包時的美好心情就是春節所要表達的情感。這就是年味,團圓快樂。
“旅游過年”開啟全新模式。科技的發展為春節增添了新的色彩,不僅催生新的習俗也開啟全新過年模式。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用這個難得的長假走出家門,用出游的方式改變著春節探親訪友的傳統習俗。國內最大的在線旅行社攜程旅游近期發布了《2017年春節旅游大數據報告》,預計2017年將成為旅游過年、出國過年史上最熱的春節,預計出境旅游人次將超過600萬,中國春節將成全球黃金周。旅游過年也一直是媒體議論的焦點,2016全年媒體傳播44,379,而關于回家過年的年度傳播熱度為427,610,兩者比例為1:10。雖然回家過年是傳統,但春節旅游已成為趨勢。
回家也好,旅游也罷,輕松自在,精神愉悅,這就是年味。
春節及其習俗是民族文化的傳承,是人們對于美好情感的表達和寄托,是精神財富。時代變遷,社會進步,傳統的習俗也會逐漸融入新的元素并被賦予當下的企盼,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突破和轉變,需要更適于當代的新習俗去賦予春節更多的活力。不要只停留在惆悵年味變淡了,可以固守傳統,也可以吐故納新,形式只是載體,團圓和睦,驅邪降福,除舊布新才是過年的宗旨,新年新氣象,要有新滋味!
關于我們
慧科訊業(Wisers)1998年成立于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全媒體大數據智能商業情報專家。慧科訊業基于近20年的海量媒體數據積累,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科學的分析建模,為全球超過2500家客戶提供創新的各類輿情監測、消費者洞察、社交媒體洞察、數字營銷以及品牌管理、風險管理等等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慧科訊業始終致力于媒體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助力企業及機構客戶,提升品牌價值、優化傳播與營銷效果、強化聲譽管理、發掘市場情報、防范商業風險、輔助戰略決策等。
企業如何隨時隨地掌握輿情動態?如何利用媒體大數據助力提升品牌數字營銷及傳播效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慧科訊業“,或撥打熱線電話4/0/0-0/9/6/9-7/9/7了解更多來自慧科訊業的先進產品和服務。